C位登場丨杭州要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2019-10-22 09:22:173491
重磅!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花落”杭州
10月17日,國家科技部函復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商請支持杭州市和德清縣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函》(浙政函〔2019〕73號):
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35號)的部署,按照《科技部關于印發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的通知》,支持杭州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之前,
我們推出了
優勢顯著丨杭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蓄勢待發
文章結尾,小編給大家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懸念
那就是:
杭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怎么建?
答案,來了!
堅持一個原則
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將堅持“創新引領、重點突破、應用牽引、融合賦能、開放合作”原則。
瞄準三大主線
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將瞄準“技術創新、產業培育、融合應用”三大主線。
圍繞四大方面
探索圍繞“政策體系、安全框架、治理經驗、組織模式”四個方面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推進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應用創新融合、人才培育引進、產業發展創新、產業生態營造,形成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杭州高新區(濱江)為核心的雙核多點產業布局,建設成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策源地、典型場景應用先行地、企業培育發展主陣地、高層次人才集聚地,力爭早日建成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體制機制如何創新?
杭州準備“四探索”
1,探索建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
制定《關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在政策法規、應用場景、數據開放共享、人才培育等方面開展積極探索,創新資源配置方式,促進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有機結合,有效提升產業集聚度、資源集約度、功能集成度,構建科學高效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體制機制。
建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融合應用的統計體系和評估監測體系,全面跟蹤分析人工智能發展狀況。
2,探索建立人工智能技術標準和安全框架
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共性、互聯互通、隱私保護等技術標準制定?;诤贾輰嵺`,制定人工智能推進城市治理的相關標準。加強人工智能相關法律、倫理和社會問題研究,建立保障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倫理道德框架。建立網絡安全和大數據安全保障機制。建立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機制,研究建立重點領域開放數據的負面清單制度。
3,探索形成人工智能城市治理的杭州經驗
以城市大腦建設統籌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建設應用,將城市大腦打造成為深度鏈接和支撐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協同聯動發展的城市數字化治理綜合基礎設施。全力推動數字經濟環境下的科技和產業創新,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方式創新。
通過人工智能社區治理實驗,分析未來智慧城市基層組織架構新形態的特點、運行方式、民眾的接受程度,找出未來人工智能條件下新型基層組織架構的特點,優化管理運行機制。
4,探索新研發機構開拓新領域的組織模式
以之江實驗室為案例,不斷探索與完善混合所有制的運行管理機制,推進不同市場主體間的深度融合,推動破解政產學研深度融合難題。一是探索體制牽引效應: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推動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新機制問題。二是探索人才集聚效應:探索優勢保障下的人才成果產出周期問題。三是探索成果加速效應:推進重要成果和科學裝置加速形成,探索重要科研力量參與新領域探索的合作機制問題。杭州還有西湖大學、阿里達摩院等不同性質的研發機構,我們要推動形成不同模式創新發展的機制。
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抓重點任務,杭州“七步走”!
1,加強前沿核心基礎理論研究
以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算法模型和底層機制突破為重點,超前布局可能引發人工智能范式變革的基礎研究,在若干優勢領域取得突破,為人工智能持續創新與深度應用提供強大科學儲備。強化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前瞻布局。加強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感知計算、人機混合智能、群體智能、自主協同與決策等基礎理論研究,力爭在自主知識學習、因果推斷、綜合推理、直覺感知、博弈決策、協同控制、群智涌現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創性重大成果。
打造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大平臺。全力支持之江實驗室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基礎研究高地。支持浙江大學建設人工智能協同創新中心。發揮阿里達摩院在數據智能、量子計算、神經網絡等前沿領域全創新鏈研發,突破一批有影響的原創科技成果。發揮西湖大學、北航杭州研究院等新興研發機構優勢,打造在細分領域具有特色的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基地。
2,突破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
圍繞提升人工智能重點產業發展技術需求,以算法為核心,數據和硬件為基礎,以全面提升感知識別、知識計算、認知推理、協同控制與操作、人機交互等能力為重點,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布局,突破一批關鍵技術,開發一批戰略產品。形成感知與計算硬件突破、智能計算平臺支撐、算法與應用多面開花的技術體系結構。人工智能與類腦智能相關技術。智能視覺與跨媒體智能技術、智能語音與語言處理技術、人機混合增強智能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智能計算與平臺。重點在支持超大規模批量計算、超高并發實時計算、復雜圖數據推理的超大規模分布式計算引擎技術,支持大規模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和物聯網云邊計算平臺以及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算法開放平臺達到領先水平。智能傳感與智能芯片。視覺智能傳感技術全球領先。人工智能芯片、類腦計算芯片、物聯網芯片、嵌入式CPU等實現完全自主設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目前,之江實驗室正在建設3大科學裝置。一是新一代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科學裝置,實現對基礎設施安全的全方位支撐;二是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源開放裝置,力爭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源框架和核心算法;三是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大科學裝置。
3,加強學科建設和高端人才培養
支持人工智能學科建設。支持浙江大學自主設置人工智能一級學科博士點。今年浙江工業大學已經新設立了人工智能系。加快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引進。引進神經認知、機器學習、自主駕駛、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國際頂尖科學家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加強人工智能領域優秀人才特別是優秀青年人才引進培養工作。加快企業實用人才培養。通過財政補貼,支持高校院所與企業合作,實行“定制式”人才培養方式,加快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實用型人才。加強人工智能科普教育。開展人工智能的教育培訓,提高干部隊伍對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認知能力。支持開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動,提高社會公眾對人工智能的整體認知和應用水平。
4,建設城市大腦人工智能平臺
城市大腦既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領域的探索和實踐,又是城市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平臺。城市大腦主要建設四大系統(平臺):大腦平臺、行業系統、中樞系統和區縣平臺?;诔鞘写竽X,建設感知能力、認知能力、治理能力和指揮控制能力四大綜合能力體系。我們將依托浙江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城市治理研究院,開展人工智能治理未來城市的模式和機制研究,定期發布智慧城市治理報告。
5,打造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實施人工智能典型場景應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行業應用標桿企業,拓展人工智能融合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系統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智能化升級。舉幾個案例:智慧亞運。依托城市大腦,賦能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利用人工智能,建設統一、高效、安全的智慧亞運體系,實現對亞運會前期籌備、賽前運行、賽時組織、賽后轉型的智能化管理和應用。未來社區。以和睦共治、綠色集約、智慧共享為內涵特征,突出高品質生活主軸、構建以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筑、交通、低碳、服務和治理等九大場景創新為重點的集成系統。Super ET工業互聯網。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嫁接到生產線,加快推進“杭州制造”向“杭州智造”轉型。人工智能應用示范。賦能金融、交通、工業、醫療、物流等領域。研發車路協同自動駕駛關鍵技術,推進高速公路無感通行試驗。率先實現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方案,突破環境感知、高精度定位、自主決策等核心技術,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國內領先。
6,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加快培育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人工智能產業。積極培育人工智能新興業態,培育人工智能重點企業,布局產業鏈高端,打造若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發展智能軟硬件、智能機器人、智能運載工具、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智能終端、物聯網基礎器件等重點產業。大力發展人工智能企業。在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等新興領域加快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大力培育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支持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申報科技型初創企業培育工程,優化初創型企業融資環境和研發創業環境。
7,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空間布局
重點推進東西向30公里的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杭州高新區(濱江)、未來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鎮、青山湖科技城微納智造小鎮等產業平臺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圍繞人工智能硬件、軟件、系統三大領域,建設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基地。杭州高新區(濱江)。突破一批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等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提高智能裝備成套系統集成能力,形成物聯網優勢產業集聚區。
杭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堅強的后盾也必不可少
組織、資金、環境等如何保障?
1,組織領導
建立杭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領導小組,加強全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協調工作,統籌研究人工智能產業重大任務、重大政策、重大問題和重點工作安排,指導、協調和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落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各項政策措施。聘請國內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專家和企業家代表組成專家咨詢委員會,為產業發展提供咨詢和技術支持。
2,資金保障
設立人工智能發展專項資金。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對人工智能基礎前沿研究、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融合應用提供支持。發揮浙江省創新引領基金、杭州市產投創投引導基金的作用,加大對人工智能創業企業的股權投資。推動社會資本參與人工智能重大項目實施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3,人才支撐
深入實施浙江省人工智能人才新政12條,著力培養引進國際頂尖人才及團隊,可通過“一事一議”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系統化支持。在市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計劃中設立人工智能專項,予以重點支持。
4,優化環境
加快5G建設,推動智能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組建人工智能協會和產業發展聯盟,成為集聚人才的紐帶,產業發展的橋梁。發揮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特色小鎮等雙創空間作用,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撐。
杭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蓄勢待發
你期待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