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長話創新丨五問五答解開杭州“雙創”密碼
2019-10-12 09:03:063497
科技改變生活
創新引領發展
創業成就夢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來
杭州科技工作有哪些
新亮點、新思路與新做法,
聽聽昨天的《科技局長話創新》系列節目上
杭州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馮鐳的回答吧
(正片在文末噢~)
2016年G20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杭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創新活力之城。近年來,杭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升科技創新“高度”、夯實高端人才“厚度”、跑出創新創業“速度”,使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躍立創新創業的時代潮頭。在這一波“雙創”浪潮中,杭州已經占得先機,成為新的“成長極”。本期的訪談,我們將帶大家一起去探尋杭州的“雙創”密碼。
第一問
杭州現在已經是一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了,那您覺得杭州雙創工作為什么可以做得如此別樣紅?
馮鐳杭州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杭州這座城市因創業而生,當前呢又因創新而興,一直以來杭州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熱帶雨林式”的雙創生態體系。那么這個生態體系呢,主要是政府的政策供給、雙創平臺載體的有效建設、獨特的創新創業文化,以及創新創業人才的集聚、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等多種要素集成發生的綜合效應。比如我們的政策供給,我們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眾創空間建設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創新活力之城37條”、“杭法10條”等一系列穩企惠企的政策措施,覆蓋了企業成長的全階段,涉及科技創新資源的配置、財政科技的投入、產業政策、雙創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體措施真金白銀務實高效,確保杭州在創新驅動方面繼續保持全國領跑,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全市的“雙創”活力。比如,為了集聚人才,我市繼“人才新政27條”“人才改革22條”“全球聚才10條”“開放育才6條”等人才政策,今年又出臺了《關于服務“六大行動” 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城市的意見》,占領人才高地,實施“115引智計劃”和“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引育計劃”等,培育了眾多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和一大批科技青年人才,包括科技研發團隊,形成了以阿里系、浙商系、以浙大為首的高校系、海歸系“新四軍”為代表的創新創業隊伍。(像這次承擔全國雙創周大會會場的夢想小鎮,面積不超過3平方公里,自2015年3月起建成至今,已集聚了1.7萬名人才、市場化運作孵化器有50多家、資本管理機構有1400多家,匯聚創新創業項目1800多個。)還有我們杭州的營商環境,杭州作為民營經濟的排頭兵,致力于樹優扶強和中小微企業的扶優并重,努力打造“國際化、便利化”的“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新天堂”。我們推出了“工位注冊”“互聯網+”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創新券、活動券、服務券”等可供小微企業免費在創業輔導、人才培訓、管理咨詢、財務指導等方面使用。
問題二
馮局您剛也說到了,杭州現在的雙創工作,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豐富的“熱帶雨林”生態,那也有人說,杭州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本身就是一個大孵化器,也形成了一個全域化的創新格局,對此您是怎么看的?
馮鐳杭州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杭州一直以來堅持全域創新的格局,著力布局了產業化、集群化的一流重大創新平臺。我們將全市13個區、縣(市)的重點產業平臺納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規劃建設體系。以杭州(濱江)、蕭山臨江兩個國家級高新區為核心區,輻射帶動全市創新創業平臺高質量發展,形成“一區十片、多園多點、覆蓋全市”的平臺體系。目前,杭州擁有濱江高新區、臨江高新區、錢塘新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紫金港科技城等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浙江大學科技園等5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創建了107個國家級基地和試點。規劃建設“城西科創大走廊”和“城東智造大走廊”兩條創新廊帶,分別致力于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科創中心和全球未來產業發展先行區。同時杭州搭建專業化、特色化的創新創業平臺。扎實推進以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特色小鎮為代表的新型創新平臺建設。目前杭州市擁有孵化器148家、眾創空間143家、星創天地15家,其中省級優秀眾創空間數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國家級孵化器數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第一位。擁有工位數量13260個,入駐項目5709個,已注冊企業4353家,孵化企業就業人數23810人。有人形象地描述,杭州已然是個巨大孵化器,這不無道理。
問題三
馮局長大家都知道在創業投資當中,中小企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資金問題,那么杭州是如何解決他們這個問題的?
馮鐳杭州市科技局黨組成員 副局長
自2006年開始,我市在科技資金使用上,逐年降低直接撥款資助比例,引入了相關的市場機制,針對我們杭州科技型小微企業不同階段的成長需要,通過“撥改投、撥改保、撥改貸”,形成了“無償資助到政策擔保到科技貸款到還貸周轉—天使基金—引導基金再到上市培育”的杭州科技金融扶持“杭州模式”,有效地解決了科技型企業融資難問題,實現從單純支持單個單位或單個項目到更加注重支持科技資源優化配置、集成共享的轉變,使財政資金真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杭州市政府引導基金目前注冊資本金是22億元,帶動社會資本135億元,投資企業當中有15家已經上市,15家被上市公司并購。政策性擔保,累計為全市超過24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擔保貸款93億元,財政資金杠桿放大倍數35倍,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近3億元。像我們科技周轉金累計為1300多家企業提供轉貸資金超過93億元,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達到3億元。這些舉措極大地保障了我們科技金融的創新,有力地支撐了中小微企業的創新發展。
可以說杭州能有今天的這種雙創氛圍,可以說是政策、人才、資本、平臺和服務 “五位一體”生態體系綜合施效,終成最大合力的效果,是多管齊下,頻放大招、實招的結果。
從“天堂硅谷”到“一號工程”,從“智慧城市”到“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堅持“市場有效、政府也要有為”的杭州,一張藍圖繪到底,注重發揮數字經濟優勢,牢牢占領數字經濟高地,讓數字經濟成為杭州創業創新的主戰場。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例,它對外整合輸出云棲小鎮、阿里云創新中心的創新平臺運作模式,引領廣大中小微科技型企業協同創新,并在全國部署了55家創新中心;對內實行創業團隊化管理,充分共享研發、創投基金、營銷等資源,打造“阿里系”雙創軍團。強勁的數字經濟發展勢頭,不斷吸納人才來到杭州創新創業;不斷擴容的雙創大軍,助推數字經濟邁向更高更強。
問題四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比缃竦暮贾?,既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按下了“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快進鍵,又坐擁著長三角一體化和大灣區建設的獨特區位優勢,同時還具備讓賦能的政府與活力的企業形成良性互動的種種“軟實力”,已然迎來了集天時、地利、人和于一身的“雙創”新時代,取得的成績是對之前科技工作最好的肯定,那馮局能不能再和我們談談未來杭州科技創新的一些工作思路?
馮鐳杭州市科技局黨組成員 副局長
當前杭州提出了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和新制造業的計劃,繼續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打造創新活力之城為目標,全力建設創新創業的產業高地、壯大高新企業集群、補齊核心專業技術短板、增強高新平臺承載力、加強引才引智工作力度,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等方面,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服務鏈深度融合,構建全域創新的新格局。
問題五
那么具體有哪些重點呢?
馮鐳杭州市科技局黨組成員 副局長
我們從五個方面著手:
1,一是重點打造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四大創新產業高地,培育和建設這四大創新產業高地若干細分領域的產業創新綜合服務體,通過若干年的建設,形成比較優勢的產業集聚效應。
2,二是繼續完善科技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壯大高新企業產業集群。
3,三是補短板,圍繞我們的四大創新產業高地,對接國家戰略,形成技術創新優勢,增強綜合競爭力。
4,四是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創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好兩個國家高新區,加大實施“三名工程”,引育并舉,做強做優已經引進的名校、名院和名所。推進高能級“雙創”載體建設,推動全市創新創業平臺提檔升級。
5,五呢我們要從科技政策、科技金融、科技服務、營商環境、成果轉化、創新文化等全方位全維度營造最優創新創業生態,全面建設全國“雙創”示范城。
通過這次訪談,大家一起梳理了近年來杭州科技雙創工作所取得的一些成績和成效,我們相信,通過杭州科技主管部門的不斷努力和全體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杭州的科技創新工作一定會有新的突破。我們相信新時代,新起點,不忘初心,杭州依然可以負夢前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