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接力談 | 方毅:創新是不斷追求極致的過程
2019-09-29 09:18:003421
本期人物——方毅
個推創始人兼CEO,曾獲科技部和團中央頒發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第一名、“全國大學生建功立業重大典型”等諸多殊榮,曾作為創業典型登上紐約時報頭版,2017年他榮獲由浙江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評選的“最美浙江人·最美科技人”稱號,并于2018年入選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先來聽聽方毅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
送上的祝福吧~
用“數據智能”描繪的可視化人口熱力圖,公司墻上的個性化宣言:“如果不難,要你干嘛”“只要牛人和想成為牛人的人”,還有各種創新的制度:不提倡加班;一旦有緊急開發任務,程序員們就要進入“小黑屋”閉關研發……個性、活力、創新,這是方毅的公司——個推給人的印象。
2005年創業至今,方毅憑著一身闖勁、創造力以及鉆研的精神,勇破一個又一個科技難關。作為一名持續創業14年,擁有三次創新創業經歷的80后青年,方毅在今年3月帶領個推登上了A股創業板,也成為首個登陸該板塊的數據智能企業。
靈光一現背后的積累
在個推公司有個“朝圣地”——掛了40多個手機的會議室, 這些手機是方毅第一個創業故事的見證者。2005年,方毅開發出一款能備份手機通訊錄的充電器——備備,此項產品獲得了8項國家專利,被國家級媒體多次報道。一切看起來順風順水,但深入實踐之后就會發現困難超乎想象。技術、資金、人員、產品化和市場推廣,沒有一樣不是硬仗。方毅告訴我們,那時候手機有40多個品牌、1000多種型號,如何將這些手機的通訊錄備份到一個小小的充電器上,手機數據傳送最小的包是8KB,而充電器上的內存只有2KB,怎么解決?其難度就像讓大象在冰箱里跳舞。
用半年從提出方案到拿出原型,用兩年從原型再到產品,在創業基金的幫助下,方毅從最原始的原理和技術出發,不停地在白板上演算公式,中間也曾一度懷疑方案的可行性,甚至想要放棄。但最終,他與團隊“靈光一現”:將手機數據分4遍傳輸到充電器上,第一遍傳過來接受第一段,以此類推,每次接受2KB,以時間換空間。長期的思考、演算與嘗試,1000多臺手機的測試,他們終于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對技術的極致追求
2009年,方毅率先推出移動即時通訊應用——“個信”,是一款利用流量通道來發免費短信的產品。相較于如今微信類的通信應用,“個信”其實更像是 iMessage,方毅也成為了國內最早做移動IM的人。對話列表當中行與行之間的距離、頭像到底采用方形還是圓形、點擊的流暢度……一個又一個細枝末節的問題不斷出現。方毅堅持將細節做好做精,使個信很快就積累了2000萬用戶。
但隨著微信崛起,個信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方毅并沒有氣餒,而是迅速轉型,從2011年10月開始,專注于研發APP的消息推送技術,并成立了“個推”。方毅說:“我們在開始的時候就將技術做到極致,有‘自己的東西’才有核心競爭力。在轉型時就在思考,‘個信’里的‘干貨’是什么?是推送技術。我們將它提取出來,采用長連接SDK,對流量和耗電量進行有效控制,手機用戶接收消息推送只需要0.8到1.2M的月流量,每日耗電量小于2%?!?/span>
“個推”推出不久,新浪微博就成為其第一個重要合作伙伴,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每當一位中國奧運選手獲得金牌時,新浪微博就通過個推sdk將獎牌信息實時推送給8000萬日活用戶,個推將信息分發速度做到了20萬條/秒,相當于不到7分鐘就覆蓋全部用戶。目前,個推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受到數十萬APP信賴,SDK安裝量近400億,覆蓋近40億個設備,為數據智能的開拓沉淀了深厚的數據基礎。
升級為數據智能服務商
從“備備”到“個信”再到“個推”,每日互動從技術服務商升級成為數據智能服務商,方毅憑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堅持創新中將技術做到極致的信念,才得以迎難而上,實現一次又一次的科技創新和成功。而促使他持續不斷創新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他說:“就是為了滿足客戶和產業的需求,從而立足于市場、處于不敗之地?!狈揭愕拿恳淮无D身,都是根植于對互聯網浪潮和市場形勢的判斷,更是對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深度挖掘。
方毅表示,作為一名科技人,他會帶領著個推、帶領著每日互動,一直走在不斷創新的賽道上。
對于方毅來說,在科技奮斗路上,是永無止境的創新和成長。在這個科技創新最好的時代,科技人正肩負著使命,不斷進行科技創新和升級,從而獲得致勝的關鍵技術及核心能力?!拔覀円獢]起袖子自己上?!狈揭阏f。
創新寄語
科研人員要能耐得住寂寞,科創人員要能應對接踵而至的困難??傊?,要做自己喜歡的且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找準自己的定位,找準自己的市場,并為之不懈努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