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長三角數字經濟指數發布:上海最高端、合肥最年輕,滬杭蘇寧各領風騷
2019-09-24 09:11:353510
導讀:9月23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與阿里研究院共同發布2019長三角數字經濟指數報告,基于自身數據庫以及官方數據,對27個長三角中心城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開創性的進行定量分析。
指數結果顯示,數字經濟時代,長三角一體化進入新階段。杭州與上海組成明顯的數字商業指數前兩名,分數領先較大,緊隨其后的依次是蘇州、南京、合肥、金華、溫州、寧波、嘉興、無錫,分列3至10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長三角地區要以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為目標,優化重點產業布局,推動產業鏈深度融合。共同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攜手把長三角地區打造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9月23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與阿里研究院共同發布2019長三角數字經濟指數報告,基于自身數據庫以及官方數據,對上海、杭州、湖州、嘉興、寧波、舟山、紹興、金華、臺州、溫州、南京、蘇州、無錫、南通、泰州、揚州、鹽城、鎮江、常州、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池州、滁州、宣城27個長三角中心城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開創性的進行定量分析。
指數結果顯示,數字經濟時代,長三角一體化進入新階段。
一方面,數字經濟與產業互聯網、數字治理等產業轉型升級、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方向天然契合,使得數字經濟天然成為區域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一方面,數字經濟所帶來的技術普惠與制度創新,從電商帶來的日常生活便利化開始,正自下而上地,逐步向促進市場一體化、分工有序化,服務和制度均質化、政府工作高效化過渡。
指數的多項數據均顯示,在第三方支付接口等數字化技術的幫助下,數字民生等貼近民生的指數,是長三角27個中心城市中得分差異最小的。
長三角數字消費哪家強?
長三角“包郵區”,哪里的電商消費最高端?
答案是上海。
作為長三角數字經濟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商業指數,包括線上消費指數、品質消費指數、線上移動支付指數、線下移動支付指數、消費者數字化指數、消費者年輕指數等三級指標。
這些指數從消費數據層面,反映該地區整體的商業消費能力和商業消費結構,涵蓋了數字商業消費的數量(整體商業消費金額)和質量(中高端線上消費占比),數字商業消費者的數量(線上消費者滲透率)和質量(年輕消費者占比),以及線上、線下的移動支付水平。
總分來看,得益于良好的線上支付習慣,和已經逐漸培養的品質消費習慣,杭州與上海組成明顯的數字商業指數前兩名,分數領先較大,緊隨其后的依次是蘇州、南京、合肥、金華、溫州、寧波、嘉興、無錫,分列3至10位。
盡管在總體指標上,浙江城市由于良好的線上消費習慣,總分領先的城市較多。
但在體現消費能力的品質消費指數上,上海、杭州、南京、舟山、無錫、常州、寧波、泰州、揚州和蘇州位列前十,江蘇城市似乎在線上高端消費的能力和意愿上略勝一籌。
在反應消費者年齡結構的消費者年輕指數上合肥居首,蕪湖與滁州分列第3和第5位。
報告認為,這主要由兩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是人口結構。與已經進入城鎮化后期的江浙滬三地不同,安徽仍處在農業人口加速向城市聚集的階段,作為安徽的省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合肥等地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口的進入,疊加新零售業態正在二線城市發力下沉,共同使得合肥的線上消費“最年輕”。擁有大量外來學生人口的南京,力壓長三角其他二線城市,同樣體現了人口結構對這一指數結果的影響。
其次,電商等新零售業態,對于安徽眾多城市而言,在中老年消費者中的普及率不及發達城市,可能也是其中的一大原因。
另外,不管是線上消費還是線下消費,杭州消費者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都最高,從新零售開始的數字經濟,正深刻的改變著這座“電商之都”的日常生活。
杭州數字經濟遙遙領先
作為全國經濟最為發達、城市化水平最高、數字經濟體量最大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地區27個中心城市,具備怎樣的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指數選取27個長三角中心區城市的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商業、數字產業、數字政務、和數字民生服務5項二級指標、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辦公等20項三級指標和超過40項四級指標,共同構建的這些城市的數字經濟指數。
從總體排名來看,杭州與上海以83分和74分共同組成數字經濟發展的第一梯隊,具備良好的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排名3到10位的城市分別是蘇州、南京、寧波、金華、合肥、嘉興、溫州和常州。這些城市在數字經濟得分上各有千秋,例如金華在數字產業指數排名第一,南京在數字基礎設施指數排名第二,寧波則在數字政務領域排名第二。
在創建“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道路上,杭州已經領先其他城市一個身位。指數的5項二級指標中,杭州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商業、數字政務、數字民生4個指標都排名第一。
作為電商零售行業的中心城市,杭州以此為基礎,近年來大力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從產業到生活,數字經濟正在全面改造這座城市。
究其原因,作為全球6大創新高地之一,杭州形成了政策鼓勵創新、平臺助力創新、文化適于創新的良好創新氛圍,在布局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升級和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等多個方面,都引領著長三角數字經濟發展路徑的探索。
此外,別的城市也各具亮點。作為長三角龍頭城市,上海在指數總分排名第二。新零售帶給上海與眾不同的消費結構與消費習慣,在數字商業、數字民生等領域都排名靠前,三級指標中的物流指數與品質消費指數都位列第一。
蘇州工業數字經濟發展與交通出行支付指數均列第一,這個蘇南模式的典型在工業方面數字化程度較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較快。
浙江金華區域貿易指數排第一,義烏小商品產業與電商的緊密結合,讓這個城市擁有了全國數量最多的淘寶村,對其數字經濟的帶動功不可沒。
數字化抹平民生服務領域差距
作為電商領域知名的“包郵區”,為滿足電商自身發展需求而逐漸形成的物流、第三方支付等已經被廣大用戶接受和熟悉的數字基礎設施和應用,正在抹平長三角區域內部的民生服務供給差距。
數字民生服務指數,包括數字交通健康指數、交通出行支付指數、教育服務指數、醫療服務指數、生活繳費指數等多個三級指標。
原本以窗口繳費模式為主的民生服務得以迅速線上化,開始為長三角區域居民所熟悉。
表現在指數上,盡管杭州、上海、溫州、蘇州、南京等城市依舊穩居前五,但排名靠前城市的指數得分,與其他城市的差異明顯小于其它指數,顯示了整體良好的數字化和一體化進程。
在生活繳費指數方面,滁州、宣城、蕪湖等安徽城市排名靠前,不僅顯示了安徽在這一領域的數字化程度較高,也凸顯了整個長三角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在民生領域的差異正在加速縮小。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作為數字民生服務指數的重要三級指標,教育、醫療、交通、生活繳費四大生活服務的線上使用情況,由長三角四大中心城市滬杭蘇寧分別占據其中一項指數的首位。
其中,高校林立、教育資源發達的南京成為教育服務指數第一名,這也是南京在20項三級指標中僅有的第一名地位。
在近期以“發揮數字經濟競爭優勢,深化創新名城建設”為主題舉辦的2019南京市長國際咨詢會議上,南京市副市長楊學鵬指出:
作為全國科教人才資源最豐富的城市之一,南京目前擁有53所高等院校、1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6個中國科學院研究所,以及17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1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南京在數字經濟發展上“資源較優、但轉化偏慢”,創新資源較優、產業基礎較好,發展數字經濟具有較為優越的稟賦條件。對優質資源挖掘滯后、利用不足,潛在優勢還沒有充分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競爭力。
從2012年7月開始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市民卡“診間結算”,擁有國內最早、最大規模的信息化智慧醫療便民應用的杭州,在醫療服務指數獲得第一。
而蘇州和上海則分別是交通出行支付指數和生活繳費指數的第一。
在生活繳費指數方面,滁州、宣城、蕪湖等安徽城市排名靠前,不僅顯示了安徽在這一領域的數字化程度較高,也凸顯了整個長三角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在民生領域的差異正在加速縮小。
傳統產業加速擁抱數字化
數字經濟,作為一個發端于電商、新零售業態,逐漸成熟于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的經濟業態,正在對商業、產業等區域經濟重要領域的變革起到推動作用。
數字產業指數,包括企業銷售指數、區域貿易指數、農業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和工業數字經濟發展指數,用來從企業數據層面,衡量該地區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狀況。
與其他指數大多由上海、杭州等一線、新一線城市居首不同,數字產業指數前三名分別是金華、嘉興和杭州,前十有8個浙江城市。這些城市本身就有著發達的商品貿易,在與電商產業的緊密結合后,數字商業指數優勢明顯。
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量化融合工業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數上,蘇州、杭州、南京等地工業數字化發展領先。嘉興、臺州、湖州等地農業數字化發展程度較高。
區域貿易指數是數字產業指數下的三級指標,最能衡量一個城市電商等數字經濟的貿易往來活躍程度。從指數結果來看,金華與溫州位列前兩名,且得分有較大優勢。
根據阿里研究院的統計:
擁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的金華市,共有334個“淘寶村”,位居全國第一;溫州則是324個,位居全國第二。
以電商生態系統為依托,這些城市逐步形成了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共同作用下的網絡商業群聚現象。
數字商業指數,包括線上消費指數、品質消費指數、線上移動支付指數、線下移動支付指數消費者數字化指數、消費者年輕指數等三級指標,從消費者數據層面反映該地區整體的數字商業消費能力和消費結構。
得益于良好的線上支付習慣和已經逐漸培養的品質消費習慣,杭州與上海組成明顯的數字商業指數第一梯隊,分數領先較大。
民營經濟發達、個人消費者消費能力更強的浙江城市,在數字商業指數領域擁有更好的基礎,數字商業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五個都來自浙江。
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核心產業,發揮電商平臺、大數據核心技術與長三角制造網絡等既有優勢,通過數據雙向傳導,將新零售、新制造通過智能骨干網進行全鏈接閉環,打造世界領先的服務制造業網絡,推動數字經濟不斷向智能化升級。
附:2019長三角數字經濟指數報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