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碧焓雇顿Y人王剛:下一件事情想做什么?
2017-08-16 15:04:133792
來 源|微信公眾號硅谷密探(ID:guigudiyixian)
“ 滴滴真的是靠運氣嗎?”
文廚:怎么看滴滴和程維?
王剛:臺風把你刮上天,它總會停的,你能不能Hold???所以還是自己要有發動機。滴滴的成功,肯定是占盡了天時地利,移動互聯網這波最大的浪潮,出行這個最大的風口,寡頭支付的入口之爭,Uber的全球化競爭等等關鍵要素。但是關鍵之中最關鍵的是人和。
對程維來說,以這么快的速度,駕馭這么大一家公司,又并了快的和Uber中國,這個操作難度是非常大的,當然柳青進來幫了不少的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駕馭這么多牛人,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程維的進步超過我們的想象,這點大家還是有目共睹。
滴滴的每一步,回過頭來復盤,發現每個選擇基本都是最佳路徑。因為每一步都是集體智慧,反復推敲的。包括拿哪個寡頭的錢,補貼大戰的時機,如何合并快的,如何跟Uber國際競爭等等。因緣的緣,差一個元素,都不會發生。種子要發芽,一定要陽光、空氣、水等必要條件都合適才會發生。
“ 對程維的個人判斷”
王剛:對于程維本人,首先第一點,獨立思考。他在這個位置,太容易被更大的外力影響了。如果一個創業者,真的沒有獨立思考,不能讓公司保持獨立發展和讓公司的利益最大化,那很容易就失衡了。能在馬化騰、馬云、孫正義、還有蘋果這么多重大股東之間平衡,是很需要藝術的。所以獨立思考是毫無疑問的。當然這方面柳青起的作用也非常大。
第二點是,超強的學習能力和操盤能力。這些東西說起來很容易,但干起來不容易。程維是一步一步干出來的,不像我們只是口頭上講講。
第三點是,重情義,念舊情。很多在他身邊的人,或者是幫過他的人,對他評價都很高。他是個重情義的人。但是他又不被情義所綁架,這就很厲害了。
第四點就是,時間是他的朋友。你看他83年的,30歲出頭,管一家500多億美元的公司。你想想,他再干十年,會是怎么樣?我賭他未來一定是中國很重要的商業領袖。所以我愿意把大部分身家都壓在他身上。
現在他獲取的信息越來越多,身邊厲害的人越來越多,他的成長速度又是非常之快,我們絕大部分的提醒是杞人憂天,他還是有一顆如履薄冰的心態的。
“ 如何評價柳青和張博的作用?”
文廚:如何評價柳青和張博的作用?
王剛:柳青這個作用太大了。我以前打比方,程維是空客380的引擎,但只有空客320的翅膀;而柳青來了后,是空客380的引擎加上了380的翅膀。如果沒有柳青,一定沒有滴滴現在這個速度。
張博是上天給程維的禮物。當初還覺得張博這個小伙子有點木訥,就是人品好,有實操經驗。后來越來越發現他的學習能力也超越了預期,你看滴滴通過他招了這么多世界級的科學家,可見他的成長肯定是跟上了公司的節奏。
后來程維提出來,因為很多公司都一個核心領導在驅動整個公司的業務。也在琢磨能不能突破單核,到雙核和三核驅動,會不會轉的更快?他們也在嘗試,中間會不會出問題,不管怎么樣,這都值得嘗試。滴滴現在達到今天這個動能,顯然這三個人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 投資人扮演的是母性的角色”
文廚:雷軍也有一句名言叫不熟不投,很多投資人也說投資就是投人,都成口頭禪了。我的問題是,投資了之后,有時候投資人要多參與,有時候要少參與,如何把握這個度?尤其是滴滴這五年?
王剛: 如果創始人扮演父性的角色。投資人扮演的是母性的角色。夫唱婦隨??傊褪强此男枰?,缺錢就給錢,需要主意就一起討論,融資有困難大家一起去面對,面對外界壓力的時候一起扛。投資人和創業者是要能背靠背的信任,是無話不說的,可以討論每個高管, 可以討論與寡頭的關系。這些都要有無以復加的信任。而信任的來源是愛,無條件的愛和一起曾經有過的經歷。
第二個就是,需要的時候出現,不需要的時候就盡量不出現。不要對公司有干擾和影響。我從來沒有參加過滴滴的一次年會,甚至去辦公室的時間都是數得過來的。
“ 信任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
文廚:為什么退出滴滴董事會?
王剛:退出滴滴董事會是在蘋果要進來的那一輪,需要一個董事席位。程維從公司大局角度考慮不想增加董事會席位,需要有其他的董事讓席位出來。
程維在微信上問我能不能讓出這個席位。我就沒理他,我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后來過了兩天,他又來找我,他說這次他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讓我讓出這一票。我原話是這么講的,如果你對公司有足夠多的安全感,你真正需要我退出,那我就退出吧。反正我這一票說白了也是用來支持你的。就這樣,我退出了我發起的公司的董事會。
文廚:此處要有掌聲。
王剛:投資人要明白這種微妙的關系。盡可能處理的比較藝術,孩子最終是他的,你可能抱了一下,親了一口,這不能改變所屬關系。最終還是需要成全公司,公司最后才會成全你。
文廚:總結一下,就是要信任。
王剛:信任是因為你愛他,他才會信任你。老婆(投資人)和老公(創業者)之間的信任是因為你愛他,無條件的支持。信任不是憑空產生的。信任是無數次的事件中確認的,你真的是在為我考慮嗎,真的是為公司考慮嗎?雙方往往是在拉鋸過程中建立信任的。
“ 如何評價朱嘯虎”
文廚:如何評價朱嘯虎?
王剛:朱嘯虎是我在投資界里評價最高的人之一,我們合作過很多次。很多項目大家都爭取盡可能一起合作,要么我的項目推給他看,要么他的項目也會推給我看。爭取一起投進去。
文廚:好的投資人的標準是什么?朱嘯虎為什么是好的投資人?那我們來說一說好的投資人的標準。
王剛:第一條是正直。
這條看起來太普通了,其實95%的投資人都做不到。
你看滴滴,這么多輪投資,八折、七折、五折、八折,股份都是大比例稀釋的,有的時候是會犧牲早期投資人利益的。很多時候很多創業者的決定如果沒有投資人支持,那會是很痛苦的,會面臨非常大的阻力和內耗。
很多投資人都是看不到整體的,關鍵時刻也不會承擔。只知道單方面保護自己的利益。只要為了自己,創業者也可以犧牲,其他投資人也可以犧牲。這種投資人往往害死公司。最后自己也沒有得到。
朱嘯虎這個人極其正直。在公司層面做重大選擇的時候,他能照顧大局,代表機構平衡所有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利益。
第二個是專業,懂業務,有建議性意見。
朱嘯虎投你只聊十分鐘,不投你也是十分鐘,十分鐘期間還可能打盹。因為他見過很多項目,老司機做判斷是很快的,只要合適的人,大概的方向和風口對不對,立刻就清楚了。后面就是盡職調查的事了,這就是他的風格。
在公司會遇到坑的時候,他會比你提前看到。我們在一個群里面,朱嘯虎一天說三次話,而我是三天說不了一次話。他的信息和對公司的提醒非常必要。當然我們也有分工,他能告訴你哪些不行,我的任務是告訴你怎么可以。
他為項目站臺這個我就不說了,為了ofo和馬化騰互懟,因為他太正直了,不會委婉和隱晦。他們兩個的爭論其實都是對的,ofo和摩拜這兩個項目最早我都看過。兩個不同的技術方案,各有優劣勢。話說回來,最初就都做成了一樣的,那還有什么樂趣呢?估計以后會越來越像。
“ ofo和摩拜會不會合并?”
文廚:ofo和摩拜會不會合并?
王剛:我說了也沒有任何權威性,從資本驅動的角度來看,兩家合并肯定是最好的選擇。其他小的公司就慢慢耗死了。市場逐步進入有序競爭。從社會資源來看,合并也是最好的,避免大量的浪費。在這個市場當中,滴滴最后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我今天也無法預測,一切都在動態競爭當中。
當初李斌(摩拜的董事長)最擔心一件事情,就是你堆5萬輛,我也堆5萬輛,你堆10萬輛,我也堆10萬輛,后來發現大街都是車,資源都在浪費。大家總不希望一手創造了一個無序的市場。
當初我就給李斌出主意,摩拜就應該做國際市場,ofo做中國市場。摩拜的車那么貴,去收美元最好,收人民幣有點虧。兩個都會做得挺快的,要合并最后再來合并。
文廚:ofo也好,還是滴滴也好,據說你還投資了小電?共享充電寶?現在連共享雨傘都出來了。
王剛:共享雨傘我沒有投,小電我投了,可見他們還是不一樣的?;旧洗蠹叶加羞@樣痛苦的經歷,手機還差一個電話還沒有打完就沒電了。還有餐廳吃飯的時候,前臺那里都是亂糟糟的充電線。所以手機沒電肯定是痛點,然后這是所有大眾的需求。
所以我們投資就幾個原則:
第一個是大眾;
第二個是剛需;
第三個是有沒有痛點;
第四個是不是小額;
第五個是不是高頻。
符合上面要求的項目做了就會迅速的火。因為是痛點和剛需,接入手機的小額支付,起步會非???。如果是隱形的需求,那就更好了。所以小額高頻,支付的便利性是做租賃的前提,如果還用硬幣支付那肯定不行。
一旦小額高頻之后,寡頭就非常喜歡,他們更在乎的是支付的市場。而且小電的創始人是連續創業者,靠譜,超級省心。我們投資核心就看兩個點:方向對,人對,中間可能會震蕩兩下,沒關系。
說到這里,任何行業做到最后都是靠口碑。名聲是最后的資產,名聲不好對你就是負債。最早小電的前身有投資人,唐永波還是沖著名聲來找我和朱嘯虎,說這個項目我們兩個必須參與,原有股東也都在里面。
我們投了之后,騰訊的夏堯也找過來了。公司開始受到追捧。不斷在融資,上一輪沒有融完就接著融下一輪,從8000萬估值到20億估值。也就幾個月時間。運營型的公司非常依靠資金實力的,打仗是需要軍火商的。如果軍火商都支持一方,那對方就歇菜了。短期小電變成了融資的奇跡。他們短期融了這么多錢,所以我們老盯他們的業務,目前看勢頭也不錯。
“ 什么是禪”
文廚:什么是禪?
王剛:我以前經??凑軐W的書。老子的《道德經》就那么薄,需要反復看。以前我見到寺廟是繞著走的,因為我是不信宗教的??死锵D悄绿嵴f過,“一旦有權威進入,人生就不再有自由了”。 當然現在我對宗教的態度也是一樣。
后來我和蔡志忠去了少林寺,見了釋永信,吃個飯。臨走他送了我們個小冊子。那本小冊子叫《我心我佛》,對我有些影響。我后來慢慢明白,禪不只是打坐,一切行為都是禪。關鍵是正念和正行。
比如今天的對話,我全心投入也在對話,不全心投入也在對話;你們全然的聽也是在聽,漫不經心的也在聽。這取決于我們自己當下的選擇。所以這不僅僅是我和文廚在對話,是我們整個房間的人都在對話。你們在用眼神和心在交流。
所以,開一個會是禪,開一個車也是禪,吃一頓飯是禪,喝茶也是禪,所以才有禪茶一味的說法。很多領域都有背后的所謂的“禪”。從少林寺出來以后我知道了武術,武學,武道。武道的本質就是禪宗。
后來我特意去找了徑山寺的戒興方丈,問什么是禪茶?禪茶不是和尚開過光的才叫禪茶。
禪茶有幾個基本條件:
首先是氛圍,一個要環境安靜,五六個人,人太多會過于喧鬧。其次,茶要對,水要對,最好是沒有污染的茶,山泉水。最重要的是人要對。聊的話題投不投機,聊的開不開心,是不是互相滋養?
所以就是和人和環境有沒有合一?茶和水有沒有合一?人和人的話題有沒有合一?
當然徑山茶的采摘和制作還是有一些法式,但這不是最根本的。
后來我就慢慢明白,一切行為皆是禪,不需要跑到深山老林里去修禪。所謂“大隱隱于朝,中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真的禪師往往不需要在深山老林里。躲在深山老林里的往往都是藝術家,而不是開悟的禪師。因為他們對環境的要求還有所揀擇和苛求。
禪是屬于每一個人的,不只是屬于高僧大德的。他也是屬于老百姓的,屬于不同的職業和崗位的人,哪怕是看門的老大爺,也可以全然的投入和喜樂。他又是屬于每一個當下的......
所謂的“自在歡喜”,我存在我就能自在,兩個人就以歡喜,互相開心?;ハ嘤鋹?。
禪就是一種你能夠接納自己的狀態,接納每一個時刻,接納你身邊的人,接納你的環境……在一種全然合一的狀態,每一個時刻,你在其中,你享受其中,我們就會有一個豐盈的人生。沒有憂慮、懊悔、沮喪和妒忌,我們只是很平靜的存在,我們很喜樂,給予的時候也是滿心歡喜。
文廚:你最近遇見了什么有趣的人?
王剛:我覺得蔡志忠對我很有啟發,以前在我的人生的詞典里,沒有“喜樂”這個詞,更多的是邏輯和深度思考,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圓融”和“喜樂”。頂尖的人都是借假修真。
說到這里,再來和大家說一個體會,一個人做到頂尖,專業和經驗的累積是假,背后的哲學思想是真。我見過的這些頂尖企業家、漫畫家、園林大師等等,他們都是借假修真,一定是從哲學的高度來指導他們的專業,而不是簡單的匠氣十足。
我從來不和蔡志忠聊漫畫。他經常給我講數學,當然我是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就是講講笑話,你調侃調侃我,我調侃調侃你,一個晚上可以笑三個小時,整個房間都是笑聲。
蔡志忠家里的玩笑都是編號的。笑話NO1就是星云大師當司機。星云大師是個德高望重的人,當然這個笑話我這里就不講了。
我最近最常講的就是12個字:“圓融不二,心無掛礙,自在歡喜?!?/strong>其實背后對應的就是佛陀的思想,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漏皆苦?!?這十二個字對我影響還是挺大的。
什么叫圓融?
圓融就把這個世界上貌似矛盾的問題看成不是矛盾。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矛盾其實都是貌似,因為你看不開就叫矛盾,看開了就是般若,就是智慧。
任何事情,都有他最積極的角度。我們要確?!胺肋h向上”,因為心錨夠重。無論風浪怎么拍打,哪怕貼到水面,最后帆還是會立起來。
有一天我老婆抱怨我周日跟蔡志忠去寺廟見方丈,而不是在家里陪孩子,這就是一個貌似的矛盾。后來我就帶兒子和蔡志忠一起去寺廟,發現效果奇好,他們相處的融洽,從此蔡老師就悉心教授我兒子數學。
把“圓融”這兩個字寫在腦門上,發現人生從此再無矛盾。如果還是看不開,不是腦袋不夠圓融,而且是心中的那個自我在作怪,自我的得失心在驅動你。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諸法無我,心無掛礙。
“ 高科技也離不開商業本質”
文廚:最近想見的人?
王剛:我最近想見芒格,想見腦科學家和基因領域的科學家。
文廚:找芒格是可以理解的,芒格是投資界大神級的人,還是和你投資的工作相關。最近你來找基因科學家和腦科學家是為什么?用你的說法,是因為覺得共享經濟的這些公司沒那么洋氣?
王剛:見腦科學家和基因科學家其實這既是一個巨大挑戰,又是能給人類帶來深遠影響的領域,更好的了解我們自己。我相信這對禪宗也會有所幫助。從本質上把我們自己解構掉:快樂和痛苦是怎么產生的?我們自己這臺機器究竟是怎么運轉的?這些是可以控制的嗎?發現真理是需要依托和承載的,佛陀的思想是誕生在宇宙空性的基礎上的。
共享經濟并不low,很接地氣。共享經濟的起步看上去都很low。無論是滴滴,還是ofo,小電等等,需要大量地推,產品最初很粗糙。最初建立地盤的時候,就是需要粗放的、甚至野蠻的,比如瘋狂的補貼等等。國家的建立也是一樣。那是靠革命、靠父輩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土地和主權。公司只要一旦擁有了自己的勢力范圍,就可以做技術儲備了,就可以衍生到金融業務了,就可以上下游橫縱聯合了。如果第一天就陽春白雪,估計這個地盤就不是你的了。第一天的low,就是為了以后的不low。
很多新興的領域,講的技術和方案都很讓人興奮。但是別忘了,這畢竟是在做商業,還是不會離開商業本質。你究竟是2B的業務,還是2C的業務。每個模型有每個模型的關鍵點。不會因為的花哨而改變。最終都會回到你為客戶創造的價值和你所消耗的成本是否成立。不會因為你很炫,你就可以走很遠。
文廚:你下一件事情想做什么?我知道你還是要繼續做投資。我之前聽到過各種稀奇古怪的回答,比如Elon Musk說他的下一件事情是干飛機。我們聽到都傻了,你火箭都發上天了,還做飛機干什么?Elon Musk覺得民航行業幾十年沒有進步了。仔細想了想Elon Musk造電動車,顛覆了原來的汽車行業,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王剛:我下一件事不太可能是自己干一家新公司。有些人適合自己操盤,有些人適合支持別人去操盤,通過成全別人的方式成全自己。用朱嘯虎的話講就是“扶上馬,送一程”。個人投資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職業選擇。
其次我也沒有特別的欲望去建立自己的地盤,勝利者同盟不是“王剛系”。我們只是把這些CEO組織起來。盡管我孵化了好幾家公司,但是我不控制任何一家公司。這些人是我的合作伙伴,是我生命中比較近的人,大家成了一輩子的朋友。更多的是個情感的紐帶,其次才是資源共享。對商業我們追求的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span>
“ 商業的成功往往都很短命”
王剛:還有一點商業的成功往往都是短命的。為什么呢?因為商業的成功必須要滿足大眾的當下需求。最多提前半步你還能成功,提前三步,你自己把自己熬死了。
商業一直在轉輪盤,因為人類的需求一直在變,技術一直在變。和搶凳子一樣,裁判說開始搶,如果你很幸運你就搶到一個,可是屁股還沒有坐熱呢,就要站起來重新搶。如果對原來那個凳子你抱得越緊,抱得越死,往往你就最容易錯過下一次機會。
為什么CEO都如履薄冰,CEO都睡不著覺,就是太容易被時間洗刷掉,各領風騷三五年??萍碱I域的商業成功周期不太長久。
“ 弘揚禪宗可以幫助所有的人”
王剛:至少我現在最真實的想法是希望能去弘揚禪宗,其實這不是下一件事,而是希望者是下半輩子的事情。
為什么我想做這件事情?我就不需要去舉喬布斯的例子,我對喬布斯的一手信息并不夠了解。我只是覺得禪宗可以改變我和身邊的人,我相信它也可以改變你。
對創業的好處至少有兩點。
第一點是心態。
我們今天創業,所有東西都是遷流不住的,“諸行無?!?,都在轉化。所以你不能抱著固定的觀點,不能抱著固定的優勢,躺在優勢和功勞簿上睡覺,因為一切都在轉化嘛。所以你在頂峰的時候也不要驕傲,說不定危機已經在了,只是你沒看到而已。
正因為一切在轉化,在BAT眼前,你也不必要悲觀。如果他們強大我們可以合作,可以借力打力。雅虎當年還是阿里第一大股東呢,現在又怎么樣?所有的機會都是慢慢一步一步爭取來的,只要我們自己內心足夠強大。窘境當中不要低迷和頹廢,在順風順水的也不要自大和驕傲,我們就永遠有機會。
第二個對創業的好處就是:可以把“我”看“小”。
我們創業不夠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把我們的“我”太大了。
如果一個產品經理,在一個一億人用的產品中加入太強的自我烙印,那么這個產品一定是非常難用的。你不能做到無我,做不到心懷天下去關心用戶,當然要失敗。而一個商務去談判為什么不成功呢?因為我們總想著自我的利益。你不考慮對方的利益,你怎么可能談成交易呢。
所以無論是產品經理還是商務,還是CEO,心中越無我,才能越看到事情的真相,才能找到事情的切入點,才能越容易成功。我們改變不了事情是否發生,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的態度。壞消息都會來,怎么解讀這個壞消息,怎么看到壞消息背后的機會點才是我們能做的。如果你能做到這點,是不是每天都過得很喜樂。
我為什么希望弘揚禪宗,如果我只是做投資的話只能幫到創業者;如果我們弘揚禪宗我們就可以幫助所有人,愉悅他們的精神世界。
“ 科學復興是時代脈搏”
文廚:怎么看“科學復興”?
王剛: 我覺得當下提科學復興是非常符合時代的脈搏??茖W復興只會加速,因為技術的進步在加速。這也的確符合我們當下的國情,盡管我們之前的發展方式粗放了一點,因為那是必經的步驟,但是現在我們口袋鼓了,我們的眼光肯定會越來越長遠,
科學代表了更長遠的利益,科學家不僅僅會局限在國家的角度,而是全人類的角度,考慮的是宇宙更深層次的問題。他們會在超越國界,超越時間的追求真理的,他們最值得尊重??茖W家這個群體很純粹,有情懷,很多事情需要純粹的人去做。從社會回饋機制上看,可能科學家的商業價值未必眼前最大化??傆幸徊糠挚茖W總是會找到和商業的完美的結合點,他們就變成了企業家。通過產品或者思想來服務大眾。無論是否超越時代,最終檢驗你的還是帶給這個社會的價值。
我相信中國的經濟復興一定會帶來科技和文化甚至教育的復興。我們希望在文化復興上盡自己一點力量,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好東西是挺多的。所以這次我來美國有種感受,堅定的看好中國。跟美國比,中國的后勁會很足,我們的商業的成功一定帶動技術的大力投入和發展,一定會搶全球的科技人才?,F在我們還會因為孩子的教育來美國度假,我相信中國的商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也一定會帶動中國本土教育的升級和中國文化的回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