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融資1.5億,區塊鏈究竟多少價值?多少泡沫?
2017-08-03 09:34:554826
區塊鏈項目PressOne僅4小時眾籌約合4.7億元的代幣;Bigone僅20分鐘眾籌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代幣。瘋狂的表象之下,有多少價值?有多少泡沫?不吐槽不看戲,而是理性分析這些事件,我們就也能從中獲得很可觀的收益。
雖亂象叢生,但也充分說明了區塊鏈的想象空間之大,區塊鏈被稱為“下一代互聯網”確實一點也不為過。區塊鏈已經發展到了什么階段?正如1997年的互聯網,區塊鏈技術正處于拐點之際,也就是說現在開始關注并不算晚。但社會發展越來越快,技術成熟周期也越來越短,時間緊迫,在真正深入、理性了解區塊鏈前,不要再浪費時間看那些吸引眼球、并無邏輯的花邊新聞了…
區塊鏈為什么價值大?到底有多大?只是一個新產業,還是一場全行業的技術升級?如何抓住里面的機會?希望這次比較通俗的分享可以大致解答這些問題。
一、經濟增長與交易效率
這段可能看似沒用,但對后面的一系列推論非常重要。
社會進步離不開商業的推動,而商業行為又是由一筆筆交易組成的,也就是說提高靠譜交易的效率,社會發展就會加速。
舉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比如年初進了100W元很棒的超值商品,如果說我的交易效率非常的低,一年只能賣出去一次,那么一年可能只賺了10W元,賺錢后可以招聘1~2名員工以加速發展。這筆交易帶來的社會價值至少有三:
解決1~2人的就業問題
購買了商品的人提高了生活質量
給政府帶來了稅收,促進社會穩定
交易的價值顯而易見,如果通過什么辦法加速銷售,把這100W的貨一年賣出去5次,那么上面的3點好處就相應的提高到了5倍!
如果找到大大提高交易效率的新方法、新技術,就意味著找到了新的商業機會!那么如何提高交易效率呢?提高交易效率能帶來多大的商業機遇呢?
二、交易繞不過的3個環節
如果把交易環節切分來看,至少需要3步:
信息 → 信任 → 合約
信息,就是你知道我有這些商品或服務;信任,是你相信我告訴你的是真實的;合約,就是確保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3步缺了哪一步,交易都不會順利完成,如果提高每個環節的完成效率,交易的效率也自然會相應提高。
三、互聯網已解決和未解決的
1.信息問題
提高交易中信息的流通速度,就有了互聯網!有了市值數千萬美金的BAT等一系列的互聯網公司,有了納斯達克,有了各種風投機構,有了北上廣深的創業大軍……十幾年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巨頭超越了發展數十年上百年的傳統制造業、服務業的昔日巨頭,互聯網提高了交易環節中信息的流通速度,而全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交易,所以可以說互聯網是一場全行業的技術革命!
2.信任問題
隨著互聯網近乎0成本的信息流通,虛假信息、重復信息也同時大量傳播,比如一條王寶強的新聞可以碾壓奧運會報道,淘寶商戶低成本就可以刷單誘導消費者,為了互助真實推薦餐廳而生的大眾點評也無法避免被刷虛假評論,國內多數廣告平臺都會給廣告主刷虛假展示以提高利潤……目前“中心化”結構的互聯網依舊無法解決虛假信息、數據的問題。
關于信任度提升與交易轉化率的關系,有一個不錯的例子:一位在FaceBook美國總部的朋友告訴我,視頻或直播形式銷售產品的轉化率是圖文形式的5倍!確實,很多人的共識“淘寶是賣圖片的”,直播看商品感覺靠譜多了?!?倍”這個數字非常讓人興奮,我也曾在此前的文章中分析過為什么這么說,結論就是如果是2倍是不足以帶來巨頭誕生機會的,而5倍就剛剛好可以產生新巨頭了!
目前互聯網數據傳輸都是通過服務器傳輸到設備終端的,而服務器又是歸屬于某個公司之下的,公司確立了數據存儲處理的機制,一旦服務器被攻擊,或被人利用了漏洞,就非常容易丟失數據或產生大量虛假數據。服務器到端的數據存儲傳輸機制,導致了目前的互聯網無法真正解決信任的問題。
3.合約問題
支付寶最初的核心價值就是確保了淘寶上的交易可以按照規定執行,確保了買家可以正常收到貨,賣家也可以收到款,不會有一方跑路。規范了合約安全的問題,就奠定了支付寶巨頭的基礎。
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交易合約問題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比如近90%的項目尾款是收不回的,而更要命的是,拖欠尾款的一方在下筆新交易中依然會顯得“信譽良好”。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合約,比如倉單抵押貸款、房貸,同一件抵押物在沒聯網的不同的借貸機構居然可以各貸一筆款項,一旦出現壞賬,那么必然會有多家機構無法追回欠款,投資人也會血本無歸,損失如果較大甚至會引起社會動蕩。
為了確保各種合約的正常執行,有了一系列“中心化”暴利的金融機構賺取了頗豐的“中介”費,這些機構不會輕易徹底公開自己的數據,以致于我們是沒有辦法對其服務合理定價的,服務質量也不易評估,最終就造成了店大欺客的結果。如果這部分不合理的利潤釋放出來,得以更合理的分配,那么會進一步加速經濟發展。
四、區塊鏈
如果有一種新技術,可以更好的解決各種交易的“信任”、“合約”問題,那么其想象空間很可能超過目前的互聯網!區塊鏈就是這樣的一種技術——互聯網的最后一塊拼圖。
區塊鏈是怎么回事兒呢?(如果已經很了解區塊鏈技術原理,那么請跳過下面兩段不專業僅為通俗易懂的敘述)通俗的理解,目前我們電腦手機獲取網絡上各種各樣的數據是通過服務器獲取到的,而這種方式如前文提到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和不透明。區塊鏈是一種新的數據存儲傳輸方式:
數據傳輸方法:這里不再有服務器了,而是所有數據直接存儲在了(加入了/下載了這個區塊鏈協議的)電腦手機等客戶端,并且所有的客戶端都可以獲取到一樣透明的歷史數據記錄,即便數據被篡改,重新接入協議又會重新獲取到正確的歷史數據。
數據存儲方式:有些類似excel表,一行數據就像是一個“區塊”(當然了,實際區塊內的數據不是排成行的),一行一行數據連續起來就像是一個“鏈”。上圖之中就是一個區塊所記錄的數據內容:hash值可以確保區塊的唯一性從而不被重復記錄(具體原因可查閱hash函數資料);由于多個礦池需要共同確認一筆交易,但是又不能產生多條確認記錄,時間戳標記了每個礦池完成確認的具體時間,只留下最先確認的那一條記錄;nonce是個隨機數用來判斷是否完成了本區塊的驗證工作(所謂的POW獎勵機制,挖礦或是驗證交易獎勵就是與這個相關的);交易記錄就是被驗證的轉賬或是挖礦記錄。
在上面這兩段(非常不專業但還算通俗的)描述中,區塊鏈至少帶來了幾個非常重要的變化:
管理結構變了:目前的互聯網,數據是在被某個公司所掌控的,而公司要符合當地法律規范;區塊鏈之下,數據不再會受到某個公司的管控,同時也超越了法律法規的范疇
競爭方式變了:目前的互聯網,數據是很難被公司以外的人獲取的;區塊鏈之下,數據人人可以獲?。ü墟溓闆r下),比如征信面前新項目和成熟項目就不會有數據方面的差異了。
虛擬屬性變了:目前的互聯網,電子文件等是可以無限復制的;區塊鏈之下,電子文件等擁有了物理屬性,即當文件從A轉給B,則A會失去文件的所有權。
五、區塊鏈的發展
到這里,應該能比較容易感知到區塊鏈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了,并且大致原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如何參與到其中?還需要先了解下區塊鏈目前發展到什么程度,接下來市場的增速和增長空間到底有多大。
區塊鏈發展到什么程度?
第一階段:代表為比特幣。比特幣(比特幣為什么具備貨幣屬性,后續文章再做分享)體系是基于區塊鏈建立起來的,2009年1月在中本聰的論文中發布了出來,但是由于全網傳輸速度(過慢)只有7tps/S,全網確認一筆新的交易需要半個小時,對于貨幣的發行和交易完成速度上來講已經遠遠高于傳統銀行了,但是這個速度卻無法支撐圖文視頻信息等的傳輸??赡芫褪沁@個原因,在2015年之前,比特幣被關注更多的只有其貨幣等價物的屬性,區塊鏈技術的價值提現的并不是非常明顯。
第二階段:代表為以太坊、EOS??梢岳斫獬梢蕴?、EOS都是底層的傳輸協議,因為能更好解決信任、安全合約的問題,很可能會取代很大一部分現有的互聯網主要采用的HTTP協議,所以想象空間就變得非常大。以太坊的產生讓基于區塊鏈技術開發應用層的產品變得更加的簡便,且數據傳輸速度也大大提高,全網確認一條新記錄只需要幾分鐘。目前,在EOS披露的白皮書中,稱其在研發全網傳輸速度可達到100Wtps/S的協議,并且已經通過了壓力測試,這個速度是比特幣的14萬倍以上(有價值的科技向來都是發展的如此迅猛),全網確認一條新記錄可達毫秒之間,這樣就可以支撐更多的應用產品采用區塊鏈的傳輸協議了。傳輸速度如此提升,也意味著區塊鏈技術爆發的拐點已至!
第三階段:代表為超級賬本?,F在看的到ICO項目大多都為應用層的區塊鏈項目(已經出現的有趣的區塊鏈項目,我將會在自己的訂閱號瞰見 hikanjian 中陸續更新),結合了ICO的眾籌方式區塊鏈項目可以快速完成融資,昨天的Bigone(一個全球化虛擬幣交易所項目)僅僅20分鐘眾籌了近1100萬個EOS(合人民幣約1.5億元)。雖然目前以“圈錢”為目的的項目居多,但是任何科技發展的初期從來都是亂象叢生的,并不能因此否定整個行業的價值,應對的最好方法就是理想的、深入的了解原理,做好風險分散和風險控制。
區塊鏈市場成長性如何?
上圖為部分美股市值排名截圖(2017.7.31),上圖中可以很直觀的看到至少2點:
新一代巨頭的市值會超越上一代。新一代互聯網巨頭的市值超越了上一代消費品巨頭公司,如果繼續往后看,消費品巨頭市值也超越了制造業巨頭的市值。
下一代巨頭市值很可能達到萬億美金。按照社會發展的規律,有巨大價值的新興行業規模會很可能超過其所替代或升級的行業,那么如此推斷,如果區塊鏈是下一代互聯網,那么其中最大的巨頭總市值可能超過萬億美金。
上圖中是目前市值全球排名前5的虛擬幣種(2017.7.31),而作為第一名的比特幣市值也只有約$450億市值。如此來看,區塊鏈的成長空間也不會小吧!
六、ICO的價值
ICO是個非常有價值的發明,相當于虛擬幣世界中的IPO。雖然2013年6月第一次用ICO方式在Bitcointalk論壇上發起眾籌的萬事達幣(MSC)最終并未成功將代幣上線交易,但是卻開創了一次融資方法的變革。ICO帶來了幾個重要的變化:
1.參與IPO的是公司,參與ICO的項目沒有公司實體
千萬不要再思考ICO眾籌投資人超過50人會不合規的問題了,這個規定是為公司制定的,而發起ICO眾籌的是不需要注冊公司的項目,一個團隊在背后以代碼、數據公開化的方式支撐這個項目的運營。團隊通過持有自己項目的代幣來獲得未來收益,為項目貢獻價值的人(個人/團隊/公司)也可以根據項目規定合理的獲取代幣。所以也不用考慮如何在工商中登記投資人的股權信息了,因為根本不需要進行工商注冊了。
2.眾籌、融資、IPO融的是法幣,ICO融的是代幣
法幣就是指人民幣、美金這些各國的法定貨幣,代幣是指比特幣、以太坊、EOS、Zcash等的數字貨幣,目前在國內法律層面還沒有承認其合法性,所以稱為了代幣。不同項目代幣所指不同,比如比特幣更多是貨幣屬性,以太坊、EOS代幣更像是項目股權等價物。通過云幣、OKCoin、火幣等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可以實時將手中的代幣全部轉賣成人民幣(當然,融了代幣馬上換成法幣是很傻的行為,靠譜的數字貨幣明顯升值速度太快)。ICO融代幣目前是不觸犯國家法規的,因為數字貨幣的法規還在完善之中。
3.原來創業公司上市要10年,ICO+交易所,區塊鏈創業公司上市只需要1天
互聯網公司創業大都會爭先恐后的做天使ABCDE輪融資,一直到成功IPO至少需要7~10年的時間,每輪的融資都會給公司帶來巨大人力、時間(3~6個月)上的消耗。引起時間消耗的最大原因就是中心化世界信息不透明,投資前需要進行嚴格漫長的市場調研、橫向對比、經營評估、財務規范等一系列審核,以確保項目的確如創始人說的那么好。
靠譜的區塊鏈項目自帶公開透明機制,所有人都可以隨時監督審核,不需要中間機構來幫忙審核了。ICO的產生讓區塊鏈創業項目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可以面向普通投資人(而非專業投資機構)眾籌融幣,在數字貨幣交易所又可以實時將自己的代幣進行交易,相當于創業第一天起就可以“上市”。EOS在公開進度為0%的情況下,同一天發布了ICO并上了交易所,并且一天內成功募集了2億美元!很多區塊鏈項目都可以一天內募集千萬美金,這在此前根本無法想象。
4.原來非上市公司股權退出很漫長,現在可以實時退出,流動性更好
目前僅國內一級市場現存投資資金7.4萬億(全球最高數字貨幣比特幣總市值才約400億美金,對比而言上升空間還是非常大的),一級市場資金流動性遠低于二級市場。對于投資人而言,天使投資退出周期平均要7年之久,公司沒上市前一旦出現了問題(天使項目出現問題倒閉的概率是85%),投資人們想退出都是非常困難的,只能眼睜睜看著財產損失。
區塊鏈項目的決策和進度公開透明,項目變化可以快速甚至實時的反應到代幣價格上,如果投資人覺得有風險,可以馬上拋售手中的代幣,也可以再尋找合適的時間買回來,成交時間可達到毫秒級別。
5.原來互聯網受國家地域限制大,現在區塊鏈項目全球化很容易
原來互聯網公司創業或是融資一般都會受到地域的限制,這也減慢了經濟發展。而區塊鏈項目很容易全球化,比如維護著比特幣協議的設備遍布全球數十個國家,比特幣的投資者也來源于數十個甚至更多的國家?;ヂ摼W初步實現了“地球村”,區塊鏈正在讓世界變得更??!
6.ICO投資一定要謹慎!靠譜的項目不超過5%
去中心化公開透明的機制,加上投資可實時退出,區塊鏈項目具有了比互聯網項目更高的杠桿倍數,ICO融資看似如此瘋狂,但是也具有很多合理性。
目前具備投資價值的區塊鏈項目并不多,在投資之前至少需要深入思考幾個問題:
項目所在的行業去中心化是否真的需要,價值會有多大?
賬務是否真的需要公開?
公開是否可以讓利潤分配更合理、提高交易效率?
項目融來的巨額資金打算如何使用,以合理降低投資人風險提高投資人回報?
任何市場在初期確實存在很多套利機會,但是風險也非常高,至少有3個建議:
1.用丟了也不心痛的錢來購買虛擬幣,真的有歸0的項目!
2.更不要輕易借款購買虛擬幣,風險已經很高了!
3.短線價格波動原因復雜難以預測,認同價值就盡可能長期持有,區塊鏈發展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有耐心穿越牛熊!
Top